陜服新聞網訊(李文斌)近期,陜西省教育廳官網連續兩次刊發文章報道我??挂咂陂g教育、教學成績。我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為中心,統籌疫情防控與教育教學、注重實效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附件一: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切實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附件二: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提升線上教育教學實效
近期,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切實抓好學生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關心關愛幫扶等工作,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護航。
——思政工作不斷線。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通過學院、學工部公眾號、陜服青年公眾號、互聯網+思政和班級微信群等,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著重開展愛國主義、法治誠信、生命健康、生態文明、先進人物等主題教育,引導大學生厚植愛國情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促使大學生正確對待疫情,帶頭遵守疫情防控紀律,主動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激勵他們以英雄、先進為榜樣,從戰“疫”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主動作為勇擔當。按照學院統一部署,學工系統迅速建立起校院兩級“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多次進行專項研判部署,就學生工作存在的隱患和可能發生的突發問題進行預判和研討,提前做好預案和各項工作部署,保障學生工作有序開展。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群、電話等多種渠道,第一時間將學院通知和權威信息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做到信息全覆蓋,在學生中普及防疫措施和常識,每日精準報送學生健康數據,做到學生疫情防控工作底數清、情況明、無死角、無盲區。2021年12月16日起,輔導員和學工干部全部堅守一線,召開線上會議教育引導學生,線下開展談心交流。實行“校、院、班、舍”四級網格化管理,明確工作任務、細化職責要求,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成立了由黨團員、積極分子、團學干部、青干院、國旗護衛隊、退役軍人和志愿者組成的服務隊,進行輪流值守,樓宇消殺,制作查驗出入證;制定詳細的全員核酸檢測方案,完成了11輪核酸檢測,學工干部和輔導員、志愿者全程參與。
——熱情服務暖人心。加強學生學業指導,組織輔導員線上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以班級為單位建立“一對一”幫扶小組,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幫助指導;為考研學生包車定點接送,為學生線上學習贈送流量,關心照顧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生病學生;針對封校期間個別學生心理應激狀態和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輔導員及時開展線上咨詢,開展談心談話,在傾聽共情中,讓學生敞開心扉,釋放負面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和緊張狀態;克服困難先后組織十余人前往西安市第三醫院診治購買專用藥;指導學生深入開展“六干凈七整齊八不準”文明宿舍創建,做好宿舍通風、消殺和個人防護;通過線上反詐安全教育會議、寢室安全隱患排查、學生黨員干部督導等形式,積極做好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用心用情護航每一名學生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周雨曦 審核:刁巧燕)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利用好抗疫契機,以課程思政、思政課程為抓手,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格局,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結合不同專業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形成協同效應,積極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線上教學新模式。
——線上教學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課程安排上,將《中國共產黨黨史》《形勢與政策》列為線上教學通識教育課。對線上教學第一階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科研課題、教學效果評價等作出規定,并結合西安抗疫斗爭的鮮活實踐、生動實例,特別是結合身邊抗疫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英模人物,使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思政課老師、專業課老師要在教學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安排、課后實踐安排等環節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守正創新,不斷探索提高線上教學效果的新途徑。線上教學啟動以后,學院通過督導檢查,深入調研授課老師和在線聽課學生,找出不足之處,要求教師線上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啟發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注意與學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線上學習的熱情。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多予關愛,以情動人、以愛感人、以德化人、以心暖人,激發他們刻苦奮發迎頭趕上的勁頭。還要注意布置適量的課堂作業、課后作業、第二課堂作業,并對作業完成質量作出要求。
——統籌安排疫情防控與科研課題工作。學院適時建設課程思政大課堂平臺、學生互助平臺、教師關愛平臺、師生健身鍛煉平臺等項目,通過項目建設,更好服務于疫情防控期間全院師生的學習、生活。注重將一般科研課題融入線上教學,注重將疫情防控內容納入科研課題,注重將線上教學納入疫情防控科研。啟動線上教學以來,該院安排相關科研課題、劃撥科研經費,開創了疫情防控、線上教學、科研課題同步同向的良好局面。
——有序有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疫情防控期間,有計劃分階段實施線上組織教學工作。第一周在線開設課程109門, 授課教師143人,上課學生90703人次,師生互動總數187268次,習題互動20586次,投稿4341次,彈幕160119次,點名+不懂+紅包2222次。任課教師充分利用“陜服學堂在線平臺(長江雨課堂)”“釘釘”“騰訊會議”“QQ”等多種教學平臺和教學手段進行線上教學和在線輔導??傮w上看,在線教學方式選擇呈現多樣化的特點,采用“授課視頻+課件+線上討論答疑+在線作業”模式較為普遍。
——加強在線教學保障,確保運行質量保障有力。及時組建網絡教學運行保障團隊,教務處、宣信處等共同組建網絡教學運行保障團隊,做好教學運行前期準備與在線教學培訓工作。陜服學堂在線平臺等各平臺公司的技術人員均能及時解答教師技術操作層面的問題,確保網絡教學工作高效、順利、保質、保量地開展。
——加強督導檢查,保證管理隊伍全天全員“都在線”。教務處和各教學單位都成立了在線教學工作檢查小組,及時檢查在線教學工作。堅持學院領導線上隨機聽課,實時掌握第一手線上教與學動態,加強線上教學督導與教學指導。組織班級進行線上教學反饋,及時梳理學生學習訴求,跟進了解教學效果。教務處實施全員全日值班和網格化管理責任分工制度,分為三大組十個小組不間斷進行線上監督檢查,強力保障在線教學的順利進行。
——實施教育教學工作“匯報制”,不斷改進教學工作。開學第一周,教務處牽頭匯總在線教學運行數據,統計開課門次數、平臺使用情況、授課方式情況等,落實“線上教學一天一匯報、一周一總結”,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進一步改進教學工作。
——總結研究、分析研判存在問題,部署改善措施,不斷補短板。對師生反饋因軟件工具、網絡條件、課程互動不夠充分等問題,組織專班總結研究、分析研判,著力加強師生互動,要求任課教師增加課堂點名、提問、彈幕、小組討論、成果交流等互動環節,活躍學習氣氛;建議學生多給教師實時反饋問題或個人疑惑,與教師保持溝通,保證線上學習效果。加強與宣信處負責網絡老師及時溝通,對師生反饋的網絡問題及時解決。
(責任編輯:周雨曦 審核:刁巧燕)
審核:秦風
核發:李文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