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之際,陜西服裝工程學院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扎實的行動全力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陜西服裝工程學院以建設好“晨有讀書聲、課有討論聲、傍晚歌舞聲、閑暇歡笑聲、鼓勵給掌聲”的“五聲”校園文化環境為目標,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浸潤、熏陶,從而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最終將學生們培育成為幸福之人。
晨有讀書聲
讀書是大學原有的生活形態,是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的根和魂,是人類文明傳承、知識創新的基礎。陜西服裝工程學院28年如一日,堅持安排早讀時間,以組織形態讓讀書成為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常態化的讀書月活動、讀書分享會、名篇賞析會、名著導讀講座、“月讀”明星排行榜、好書推薦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現代化的圖書館中,明亮寬敞的閱讀空間、舒適的閱讀座椅和燈光、豐富的館藏資源、智能化的檢索系統及朗讀亭、觀景室、咖啡學院等服務設施和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一起為學生創設了高品質的閱讀環境。圖書館成為學校人氣最旺的網紅打卡地,也助力陜服學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增長了智慧,成為真正的讀書人。
課有討論聲
近年來,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探索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教學改革,改“普通教室”為“智慧教室”,引進智慧課堂管理系統,以管理信息化助力教學信息化,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變“知識灌輸”為“知識探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風帶學風,學風促教風,“教”和“學”都有了精氣神。
項目導引,自主研學,小組討論,導師協助,從形變到質變,手機變成了工具,“無聲”課堂變成了“探究”課堂。亮觀點,展思路,團隊協作,增強了自信,培養了理性,觸發了靈感。課堂有了討論聲,聚焦問題有了思想碰撞,學習在此真正發生。這樣的文化氛圍和意識,對好奇心、想像力、學習力這些創新的要素得到了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傍晚歌舞聲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把培養積極向上、健康高雅的個人情趣作為提升當代大學生文明素養的切入點,用音樂和舞蹈作為媒介,激發靈感、鼓舞斗志、抒發情感、激活青春,使校園充滿活力。學校不僅把體音美藝作為重點課程列入建設計劃,還建設了現代化大型體育館,大型舞臺,配備了先進的音響設備、燈光調控系統和巨型電子屏,為各類活動開展提供了空間。
語言窮盡之處,音樂可以表達;思維無法觸及之處,音樂能夠揭示心靈深處的情感。用音樂唱響校園,用音樂煥發了青春,陶冶情操,消除煩惱、消除亞健康。學校精選經典歌曲,領導帶頭唱,師生一起唱。學校還把體育舞蹈、健美操、安塞腰鼓、啦啦操、太極拳等納入俱樂部管理。利用晚自習前時間,組織各種合唱團、舞蹈隊積極開展活動,定期舉辦各類文體比賽活動。歌舞聲使師生的精神面貌疑煥然一新,學校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閑暇歡笑聲
大學以集體生活為主要生活方式。從班級上課、餐廳用餐、宿舍休息、圖書館讀書、衛生間使用等都是集體活動空間。新生入學后,有的很快就能適應,有的可能適應要慢一些,人際關系不和、小摩擦也時有發生。如何構建文明和諧校園,讓愛溫暖校園?近年來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閑暇歡笑聲就是學校倡導建設文明和諧校園的一個理念。一聲“你好!”,距離頓時接近;一聲“對不起”,怒目變溫情。學校積極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通過文明用語、文明用餐、文明用廁,平等尊重、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志愿者服務、義務勞動,值班值日等一系列具體行為規范,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練品格,增進友誼,化解矛盾,緩和氛圍,達到一笑解百愁。人際關系融洽了,笑聲多起來了,團隊精神也煥發出來了。
鼓勵給掌聲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禮儀禮貌的養成,注重當代大學生胸懷和風度的涵養,注重學生演講能力培養。學校要求集體活動中要給予演講者、發言者、表演者以掌聲,強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掌聲不僅展現出對他人的尊重、鼓勵和禮貌,也是個人品格的展現。送出掌聲就會贏得掌聲。學校把主題班會、專題演講會、討論會、故事會、課前5分鐘激情演講、升國旗儀式等納入學生演講能力培養環節,有計劃地給予每位學生上臺演講機會,讓學生在掌聲中獲得鼓勵,增強自信,提升能力。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五聲”校園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在探索的路上。這“五聲”在實際建設中是一個整體,對學生過好一段幸福大學生活,為幸福人生奠定基礎有著重要的作用。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李宗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